说到中东局势,我脑海里立马浮现出棋盘上的混战。以色列在最近的行动里,似乎把“打击”二字摆到桌面上,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伊朗、也门,甚至卡塔尔这个不爱掺和的大玩家也没能躲过空袭的风头。就像邻居家的孩子连着几个吵架,踢出门却又总能把旁观者卷进风波。卡塔尔被轰了之后的那阵,阿拉伯朋友圈里顿时炸开锅,“要不咱们也搞个‘兄弟连’互保组织?”这个念头一冒,埃及当仁不让地站上台前,号称要把各国聚拢,组建个中东版本的北约。这场景要搁到咱们小时候玩游戏,就是有人喊着“大家组个队吧,谁敢欺负我们,大家一起出手。”
事情哪有那么简单。埃及总统塞西刚在多哈会议上结束“拉帮结伙”计划的推销,出来时脸上的表情比喝了苦瓜汁还难看。为什么?因为那边的海湾小伙伴们,尤其是刚被打的卡塔尔,愣是没买他的账。你没看错,卡塔尔头顶刚挨了一记,却坚定地摇了摇头,拒绝加入“阿拉伯联军”。明眼人瞧着都纳闷,卡塔尔不是应该最有紧迫感的吗?毕竟自家刚被侵犯,还兄弟联保呢,如果是生活中小明刚被同桌恶搞,难道还不和大家合作反抗?
原来卡塔尔的算盘另有打算。以色列虽然说这次空袭是奔着哈马斯势力去的,可谁都知道,主权就是主权,哪有随便丢炸弹到别人家屋顶的道理。可真要跟以色列硬碰硬,卡塔尔又怕自己成了下一个聚焦点。更重要的是,美国在背后敲了警钟。毕竟卡塔尔和美国关系杠杠的,那边刚飞一趟就得到美国承诺放心,华盛顿会约束以色列,前提是大家别自己组团瞎折腾。这番话一抛出来,卡塔尔和阿联酋马上点头,偏要依赖美国来撑场。而美国的态度很明确,就像家长对孩子说“别自己闹,小事让我帮你摆平。”
阿拉伯世界最近传的“中东版北约”有两个流派。一个是埃及主推的“阿拉伯联军”方案——谁要被欺负,兄弟们直接来帮忙。另一个,则是沙特和巴基斯坦签的共同防御协议,更多讲究“你要是被欺负了,我帮你顶回去”,但大家还是各自过日子,没有大家庭那种凝聚力。分析人士也一针见血地指出,沙特和巴基斯坦模式说白了就是临时搭个棚,风一吹就散了,组建军队还远着呢。
塞西在多哈峰会上,好不容易拉着中东各路豪杰摆起阵势,结果卡塔尔和阿联酋一脚踩了刹车。甚至沙特最初还挺有兴趣,提出“可以组,但是我得当指挥官”。这场面让我想起小时候小伙伴拉队,谁做队长永远是最大分歧。可偏偏埃及不买账。他们一向自诩军事实力在中东首屈一指,有底气管领大家,哪里能忍沙特来领头?结果双方争得面红耳赤,沙特索性另寻巴基斯坦签小型协议去了,也不再下场大拼团。
越到关键节点,美国的干预力量更是直白。《半岛电视台》的相关报道显示,美方直接把卡塔尔和阿联酋叫去“小黑屋谈心”,让他们务必缓和动作。卡塔尔首相会美国回来,会议上就如捧着圣旨一般,“白宫准备和我签安全条约,按我的路子走,你们也不用瞎折腾了”。这番态度一露,其他国家顿时蔫了有人被威胁,有人怕得罪美国,有人估摸着自家还没犯事,所以都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这画风和我们小时候操场打闹,一个同学想拉队,另一边却都在犹豫“我家还没被欺负呢,先看看风头再说”。
埃及之所以格外积极,说白了一是自家确实有些底气。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2023年公布的数据,埃及军队规模全中东首屈一指,常规兵力约达45万人,装备也不算差,在阿拉伯国家里就像个“大哥”。再加上加沙冲突已波及邻近地区,西奈半岛随时有擦枪走火的可能,埃及更急于自保。可其他阿拉伯国家就像观望的邻居,觉得只要自己房子没着火,先忍忍,别等火灭了才出来喊救命。这场景不禁让人感叹,中东兄弟间的团结,也常常成了一纸空谈。
“中东版北约”现在还停留在嘴上功夫,每个国家都在盘算自己的利益,就像一桌麻将,各家都捏着底牌,谁也不愿轻易亮牌。谁最怕以色列?当然是那些战争敲门的邻居;谁最能拉队?也许还是埃及那个总想当老大的角色。但只要美国挥挥手,风向就立马调头。现实远比故事剧本复杂,阿拉伯国家的团结梦想,也许终究还差一个关键筹码。
配资首选门户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