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中旬的平度市南村镇,夏风拂过落药河水面,泛起层层涟漪。岸边的同芮葡萄园里,负责人郑玉军小心剪下巨峰葡萄,然后安排装盒打包发往南方。“今年葡萄销售好,老客户提早下了订单,真正尝到了生态种植甜头。”郑玉军脸上仍带着丰收的笑意。这场始于七月上旬的葡萄盛宴,不仅让食客记住了落药河畔的甘甜,更让“农业+观光”的融合发展模式在落药河畔结出了硕果。
打卡葡萄园
水土滋养:好生态种出“老味道”
清晨的阳光穿透薄雾,落药河如一条碧绿绸带蜿蜒流过郭庄新村。同芮葡萄园就坐落在这片被河水滋养的土地上,温室大棚外东面是潺潺流水,棚内是郁郁葱葱的葡萄藤。“我们的葡萄能卖出高价,全靠这方水土。”郑玉军蹲下身,抓起一把带着湿气的沙土,“你看这沙质土,透气又保水,是葡萄根系最喜欢的环境。”
为了让土壤更“有劲儿”,园区每年都会将腐熟的豆饼、花生粕按比例混入土壤,这里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远超普通农田水平。深达80米的水井抽出的地下水,顺着滴灌带缓缓渗入根系,滋养出葡萄的清甜。郑玉军摘下一颗葡萄,边品尝边说,“我这的葡萄比市场上普通巨峰葡萄甜度高,这就是有机肥和好水养出来的品质。”
展开剩余66%生态种植理念贯穿葡萄生长全过程。园区采用防虫网等绿色防控技术,取代传统农药;人工疏花疏果保证养分集中,每串葡萄严格控制在500克左右;成熟前30天停止浇水,让糖分充分沉淀。“现在的葡萄有我小时候吃的味道,果皮薄、果肉软,连葡萄籽都带着清香。”特意从青岛市区赶来的老顾客王夏先生边采摘边说,他每年都会带着家人来这里“囤货”。
葡萄蔬了
农旅融合:好风景带火“新体验”
周末的落药河畔格外热闹。葡萄园入口处停满了来自周边城市的私家车,孩子们提着小篮子在葡萄架下穿梭,家长们举着手机记录采摘瞬间,欢声笑语与葡萄的甜香交织在一起。“除了摘葡萄,我们还能在农场里喂鸡鸭鱼,孩子玩得不想走。”来自潍坊的游客刘先生开心地说。
葡萄展示
这片农场,是同芮农业打造“全链条体验”的点睛之笔。地里的茄子、辣椒挂着晨露,散养的鸡鸭在草丛中觅食,游客可以亲手采摘新鲜蔬菜,现场烹饪农家宴。紧邻农场的湾塘边,几位钓友正专注地盯着浮漂,不时有鲫鱼、草鱼上钩。“这塘里的鱼都是用葡萄皮、菜叶喂养的,肉质特别鲜。”郑玉军介绍道,湾塘水属于落药河水系,让鱼类生长环境更加天然。
落药河的生态美景为观光加分不少。沿着河畔步道漫步,可见白鹭掠过水面,野鸭在芦苇丛中嬉戏,岸边的波斯菊与百日菊竞相绽放。“刚在葡萄园摘了两箱葡萄,听说河边风景好就过来了,没想到这么美。”在河岸赏景的王先生忍不住赞叹,他手机里存满了河景照片,“回去要发朋友圈,让更多人知道这个好地方。”
文化赋能:好故事激活“长链条”
“相传古时候,有位神医路过此地,将药草投入河中救治瘟疫,这条河从此得名‘落药河’。”在河畔,郑玉军正向游客讲述河流的传说,这里不仅有落药河的历史故事,还有葡萄种植的科普知识,让游客在观光中感受文化底蕴。
落药河是大沽河干流的一条支流,当地开发旅游“一张图”、服务联动“一条链”,挖掘特色旅游产品,打造“四季”精品一日游、二日游路线,塑造文旅发展新动能。
夕阳西下,落药河波光粼粼,郑玉军站在河畔,望着往来的游客,眼中满是憧憬:“用不了多久,这里会变成更美的乡村乐园,‘好风景’也会变成‘好钱景’。”
河水悠悠,载着果香与希望,奔向更广阔未来。
发布于:山东省配资首选门户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