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香港特区新闻公报最新数据,自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香港通过9大人才引进计划+短期访客计划,累计接收申请超过19万份,其中近14万份获批,整体获批率约高达75%。
这一数据标志着香港"人才战略"进入爆发期,远超新加坡同期人才引进规模(约8.5万获批),彰显国际竞争力。
获批率最高的人才计划
竟是高才通计划!
香港身份人才计划🔥要说最猛的,还是高才通,推出至今狂收 13.5 万申请,近 10.9 万拿下入场券!其中近 8 万是通过高 B、高 C 通道突围,四成精英都带着海外顶尖学府光环而来!
展开剩余91%香港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 (High Technology Talent Admission Scheme)是香港政府于2022年底推出的人才引进政策,旨在吸引全球顶尖人才来港工作、创业和生活。该计划针对高学历、高收入的精英人士,提供为期两年的逗留签证,持有人可在港自由就业或创业,无需事先获得本地雇佣。
年度配额先到先得,符合资格的申请并不保证可获分配名额。
A类:申请人需满足在申请前一年年薪达到港币250万元或以上,不设申请人数限制,且对学历没有要求。
B类:对于四个指定的全球大学排名榜单中的百强大学毕业生,如在过去五年内累积了至少三年的工作经验,同样不设申请人数限制。
C类:针对过去五年内在百强大学毕业但工作经验未满三年者,每年有1万名额的上限。
高才通A类申请最新要求:
针对公司利润(5月政策有调整) :申请人需要在递交申请前的整个评税年度持续持有相关公司股份,以计算申请人从其拥有的公司的利润中获得的年度收入。
举例栗子:
如果你打算于2025年用公司利润申请高才通A类,需要在2024年1月1日-12月1日持续持股>50%;2024年全年实际利润达250万才可使用该公司利润申请。如果持股不达标,是不能进行临时转股的。如果利润差一点,可以结合分红、年终奖、个人收入等方式操作达标。
高才通A类计划无学历要求,只要年收入达到250万港币+提供纳税证明就能申请。通过率超过70%,3个月可获批。年收入差一点可以孵化。用公司利润(股权需要50%+)和个人收入(工资、分红、年终奖、期权)都可以申请。可以和香港E姐聊聊:18145843255
高才通B类/C类计划合资格大学名单和学历要求:
2024年12月27日香港入境处再次更新名单,中国科学院上榜, 从2025年1月1日起高才通计划一共199所大学符合申请资格。
中国一共29所大学符合高才通计划申请资格:
内地23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香港大学(5所):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
中国台湾大学(1所):台湾大学。
最易获批香港身份的行业分析
可以从港府最新公布的两个表来看,分析一下哪几种行业最受港府喜欢和更容易获批香港身份呢?
第一张表内地人才计划来看,近三年港府获批行业中,其实各行各业的获批率都在稳步上升,今年的数据虽然只截止到6月底,但也能看出今年的大概情况。
一、最易获批的行业TOP 5(2023-2025年数据)
1. 学术研究和教育
2023年:1,942人 | 2024年:2,200人 | 2025年(半年):912人
趋势:长期稳居榜首,2024年同比增长13.3%,显示香港对高等教育、科研人才的持续需求。
背景:香港大力推动"国际教育枢纽"建设,港大、港科大等高校扩招,同时国家重点实验室(如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引进内地顶尖学者。
2. 艺术/文化
2023年:2,445人 | 2024年:4,550人 | 2025年(半年):1,599人
趋势:2024年同比激增86%,成为增速最快的领域!
背景:西九文化区(M+博物馆、故宫文化博物馆)落成,香港打造"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急需策展、表演、影视制作人才。
3. 康乐和体育
2023年:780人 | 2024年:2,856人 | 2025年(半年):787人
趋势:2024年爆发式增长266%,与香港承办2025年全运会密切相关。
背景:体育教练、赛事运营、运动医学等岗位需求激增。
4. 工程和建造
2023年:862人 | 2024年:1,054人 | 2025年(半年):705人
趋势:稳步上升,2024年增长22%。
背景:北部都会区、交椅洲填海等大型基建项目推动,急需土木、机电、环保工程师。
5. 商业和贸易
2023年:406人 | 2024年:474人 | 2025年(半年):221人
趋势:中低速增长,但基数较大。
背景:香港作为国际贸易中心,供应链管理、跨境电商等领域需求稳定。
从第二张表{一般就业政策}来看,我们也能得知,目前港府急需的人才类型画像:
香港一般就业人才画像核心特征
1. 高流动性专业精英
短期职位占比高(2024年占总获批量的35%),反映香港对"项目制人才"的需求,尤其是:
学术领域:访问学者、合作研究员;
金融领域:并购顾问、IPO项目专家;
文化领域:国际巡展策展人、艺术节导演。
2. 国际化背景+稀缺技能
语言能力:英语+普通话流利是基础,部分岗位需小语种(如日语、阿拉伯语);
行业认证:CFA(金融)、PMP(项目管理)、LEED(绿色建筑)等证书更具竞争力。
3. 政策红利导向型
艺术/体育人才:可优先通过"文化艺术人才基金"或"全运会快速通道"获批;
金融科技人才:香港金管局"金融科技先锋计划"提供签证便利。
香港身份的方式有多种:优才/高才/专才/留学/投资等,如果你对香港身份感兴趣,
高才通计划走不通怎么办?
别急,可以看看这3种计划
香港优才计划
香港优才计划由港府于2006年2月23日公布正式开始推行,旨在引进具有高学历和专业技能的人才,以促进香港的经济发展。
申请条件:
现在申请香港优才计划共分为3种机制,除了港府主动邀请顶尖优秀人才和成就计分制入境外,绝大部分申请人都要在达到基础申请资格前提下,按照综合计分制12选6进行评估,评估合格即可申请。
4项基础资格
年龄:18周岁或以上
经济:证明能负担其本人及受养人(如有)居港期间的生活和住宿开支,不需依赖公共援助
品格:无刑事犯罪记录、不良入境记录
学历:本科学士学位以上
综合计分制12选6
从年龄、学历、语言、工作经验、全年收入、业务所有权这6个维度综合判断申请人的条件。并且在这6个维度下,再细分为12项评估条件,任意满足其中6项要求即可申请。
✅申请优势:续签灵活,可通过工作、创业或生活关联维持身份。
香港留学进修计划
- 非本地毕业生可通过留学留港工作(IANG签证),无配额、资产及资金来源要求。适合想留港工作或为子女规划身份的人士,一年制硕士最受欢迎。
2. 新政(至2026年底)
香港大学大湾区校园毕业生可直接申请2年IANG签证,后续通过工作/创业续签至永居。
3. 申请条件
年龄:18岁+
学历:本科(学士学位)或大专(需10年高管经验)
语言:部分专业无需英语成绩
学费:需承担留学费用
院校:选择国家教育部认可的22所香港高校。
4. IANG签证转永居
毕业后可申请IANG签证,续签模式为“2+3+3”或“2+6”(顶尖人才)。
需在港工作或创业,满7年(留学+IANG)可申请永居。
5. 适合人群
时间充裕、经济稳定,希望通过留学获取香港身份者;
想提升学历、体验国际化教育者;
本科以上学历但优才竞争力不足的专业人士。
目前国家教育部认可的香港高校,总共只有22所,建议大家报考时,最好选择下面这份名单里的大学报考:
香港留学进修计划适合那些有经济条件,但是学历相对有限的申请人,其中年轻群体或有意进修的中高端人士都可以考虑留学获取香港身份。
✅申请优势:申请条件和时间成本低,学历与身份双收获。
香港专才计划
香港专才计划适合那些已经获得香港公司聘用的内地专业人士。与优才计划不同,专才计划要求申请人在获得香港身份前必须已经有香港公司的正式聘用。
✅内地申请人条件
学历要求:申请人必须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
聘用要求:申请人需获得香港公司的正式聘用,所从事的工作必须与其学历或工作经验相关。
薪酬福利:申请人的薪资待遇需与本地市场相符。
✅香港雇主公司条件
公司资质:雇主公司需在香港注册,并有实际运营和税务记录。
运营情况:公司成立时间需超过一年,并有实际办公地点以及至少3-4名本地员工。
职位空缺证明:雇主需证明该职位在本地无法觅得合适人选,若职位属于香港人才清单中的短缺职业,可直接申请。
✅申请优势:获得香港本地公司聘用即可,申请通过率高,身份与工作挂钩,利于拿永居。
香港身份分为永居和非永居,如果我们是以最终能拿到香港永居为目的,那么从开始申请香港身份到成功转为永居,这中间要经过7-8年时间。
通过以上4种方式申请拿到香港身份后,可以拿到2/3年的有效逗留期限,在香港身份到期前需要完成续签才可继续持有。我们根据各项人才计划续签要求完成续签并满足7年时间要求,即可申请转为香港永居身份。
发布于:广东省配资首选门户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