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因为2024年12月中国一下子曝光了多款先进武器装备,比如疑似“六代机”的两款新飞机,再比如说076型两栖攻击舰首舰“四川舰”,刺激的一众外媒又开始讨论中国航母“核动力化”。
虽说在一些外媒的口中,咱们仿佛下一秒就突然曝光核动力航母了,但还是希望大家能谨慎看待有关消息。
要知道航母“核动力化”的门槛高的超出想象,其难度要远大于建造核潜艇。
【中国未来的核航母局部建模设想】
为何说的核航母门槛更高?
首先,核航母对动力系统的要求要远高于核潜艇。
这主要是因为二者的体量完全不在一个水平。
核潜艇的排水量主要集中在1~2万余吨之间,个别更大的不会超过5万吨。
目前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核潜艇是俄罗斯“台风”级战略核潜艇,达到了4.8万吨,俄方为它装备了2台OK-650核反应堆,使它能以最快29节的速度航行。
而核航母的排水量往往都超过10万吨了,相当于两艘“台风”级战略核潜艇还有余。
【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核潜艇——俄制“台风”级战略核潜艇】
要驱动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可想而知它所需的核反应堆功率得有多惊人。
同时我们要注意,现代航母的功能可要比早期航母复杂得多。
就拿二战时期的航母来对比吧,那时候的航母最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支持战斗机在海上起飞。
也是因为如此,一些大型货轮什么的,要是加上甲板,同样能充当“航母”用。
彼时美国能跟“下饺子”似的短期内造出百余艘航母,就是因为其中有很多“航母”只是简单的对货轮什么的改了改。
【“大西洋运送者号”集装箱混装船,在二战时被改装成了轻型航母】
但现在可不行了,现代航母不光要支持舰载机在海上起飞,同时还要承担指挥职责、执行抗电子作战任务等,确保舰载机迅速掌握制空权……
这使得现代航母系统集成的复杂程度突破天际,且这些系统要充分运转,所需要的电力各不相同。
这就意味着建造核航母不是说有功率充沛的核动力装置就行了,还必须有足够先进的综合电力系统,才能保证充分合理的分配电力。
除此以外,现代航母功能的复杂化也给航母的空间划分利用带来了挑战。
【现代航母的功能远比以前复杂】
机库、弹药舱、航母动力舱等关键区域,往往会分走较多的空间,剩下则会规划成舰员们的生活工作区等。
前文我们说了,驱动核航母所需要的核反应堆功率肯定非常大,如果没有适配的大功率核反应堆,那就只能用多个功率略小的核反应堆顶替,这将最终导致航母核动力舱占据的空间过大,挤占了机库以及弹药舱等的原有空间,从未影响核航母的作战能效。
中国不必急于一时
这么一分析,足可见核航母的建造难度到底有多大。
【核航母建造难度很大】
就是美国,那也是耗费了大量时间进行技术验证与调整,这才掌握了相对成熟的核航母技术。
要知道美国的第一艘核动力航母“企业号”早在1960年就下水了,并于次年服役,第二艘核动力航母“尼米兹号”则直到1975年才宣布服役。
所以,中国其实也不必急于一时,非得赶进度早早搞出核航母。
毕竟赶进度可是很容易出现技术不成熟或设计不合理的问题,从而严重影响武器装备的性能表现。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法国,这个国家在美国捣鼓出核航母后,也是迅速跟进,开始研制自己的核航母。
但核航母的核动力系统等核心技术难题哪里是那么好突破的,后来法国实在是遭不住暴涨的研发经费,便决定直接将“凯旋”级战略核潜艇上所使用的核反应堆“移植”给航母,结果造出来的“戴高乐号”核航母航速最高只能达到25节,且因为吨位不足甲板长度根本不够用,不得不缩短蒸汽弹射器的长度……
这些都导致“戴高乐号”的作战效率大大受限。
【法国核航母“戴高乐号”】
中国若不想像法国一样,那还是稳扎稳打一步一步的来吧。
参考资料:
【1】《走进台风级战略核潜艇 透视“海中巨兽”》 中国军网[2015.7.1.]
【2】《法航母归来,亮点与顽疾共存》 中国军网[2018.10.23.]
【3】《从美国航母发展看中国航母未来走向》 中国军网[2016.1.18.]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配资首选门户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