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说呢,这世上的事儿,有时候真比那帮编剧们关在小黑屋里憋出来的剧本还要带劲。
前一秒,克里姆林宫那边还风平浪静,下一秒,俄罗斯副总理丹尼斯·曼图罗夫慢悠悠地对着镜头说,我们琢磨着,是时候把压箱底的航空发动机技术给中国老铁“鉴赏”一下了。
话音刚落,我敢打赌,华盛顿特区里肯定有不少人的咖啡杯都拿不稳了。
果不其然,屁股还没坐热呢,一架载着美国国会高官的飞机,就跟屁股着了火似的,急吼吼地降落在了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你要跟我说这俩事儿凑一块纯属巧合,那可真是太小瞧这帮玩政治的大佬们的“心有灵犀”了。
这趟“破冰之旅”,掰着指头算算,离上一次同级别的美国代表团来咱这儿串门,足足隔了六年。
六年啊,同志们,黄花菜都凉了好几轮了,世界格局早就不是当初那个模样了。
他们这次来得这么“赶趟”,空气里那股子酸味儿,隔着太平洋都能闻得到。
你得把时间轴往回拨一拨,回到莫斯科那个官宣的瞬间。
曼图罗夫,这老哥可不是什么一般角色,他亲自出来放话,要给咱的飞机配上他们最顶级的重型发动机。
听听这用词,“提供”。
这哪是提供啊,这简直就是把一把削铁如泥的宝剑,当着全世界的面,递到了咱们手上。
要知道,航空发动机这玩意儿,可是现代工业皇冠上最亮的那颗钻,也是这么些年,西方那帮人用来卡咱们脖子最顺手的一张牌。
现在,普京二话不说,把这张牌撕了,还顺手帮咱们点了根烟,这姿态,比说一万句“中俄友谊万古长青”都管用。
这感觉就像啥呢?
就像两个绝顶高手在华山之巅比武,正打得天昏地暗,其中一个眼瞅着内力就要跟不上了,突然,山下冲上来一个帮手,大喊一声:“接着!九阳神功!”
你说对面那个手持倚天剑的,他能不懵圈吗?
特朗普估计就是那个当场懵圈的人。
他老人家一直想在全球张罗一出“群殴中国”的大戏,又是拉拢又是施压,结果呢?
欧洲那帮老伙计一个个都成了“影帝”,嘴上“义正严词”,脚下却一步都不肯挪。
特别是德国和法国,心里那小算盘打得贼精,跟着你美国喊喊口号,占点道义高地还行,真要为了你那点小心思,把自己家当扔进去跟普京硬碰硬?
门儿都没有。
毕竟,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战火真烧到自己家门口了,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于是乎,欧洲选择了“优雅地围观”,而普京呢,稳如老狗。
他一边在乌克兰战场上用无人机和导弹搞“持续性火力覆盖”,告诉所有人“别惹我,我还没打痛快”,一边就扭头给咱们送上了这么一份“技术大礼包”。
这一推一拉,尽显老辣。
中美俄三国杀的牌桌上,他这一手,直接把节奏带得飞起。
压力自然就甩到了白宫那边。
特朗普最近的日子本就过得“水逆”,家里为个预算案吵得不可开交,政府说不定哪天就得停摆放假;外面呢,想在国际上搞个“反华统一战线”,结果发现群里就没几个人说话。
他那些“极限施压”、“脱钩断链”的老三样,现在看来更像是行为艺术。
就在这个青黄不接的节骨眼上,中俄要一起“攒机”的消息传来,这不亚于在他那本就漏风的战略茅草屋上又加了台鼓风机。
所以啊,咱们就看到了这比电影还精彩的一幕:美国代表团悄么叽地就到了北京。
没有预热,没有官宣,跟做贼似的。
这哪是来访问的,这分明是来踩急刹车的。
他们急于想知道,中俄这俩哥们儿到底勾兑到哪一步了?
这车还有没有可能倒回去?
特朗普总算是想明白了:再这么端着架子,玩那些虚头巴脑的口头强硬,主动权就不是丢了,是直接被人抢光了。
大国之间的掰手腕,从来都不是比谁嗓门大,而是比谁先落子。
一旦中俄在航空发动机这种核心技术上形成了攻守同盟,那可就不是1+1=2那么简单了,那是在广袤的亚欧大陆上,硬生生打造出一个不依赖美元、不看白宫脸色的独立王国。
到那个时候,美国再想进来搅和,恐怕连个门票都买不着了。
当然,咱们这边也不是傻白甜,门是敞开的,朋友来了有好酒。
但谈归谈,生意归生意,想靠着几句漂亮话就让我们改变自己的节奏,那未免也太天真了。
毕竟,美国人“翻脸比翻书还快”的传统艺能,咱们可是领教过不止一次了。
这场突如其来的中美俄地缘政治博弈,就像一局德州扑克。
普京直接甩出了一对A,当场梭哈,把整个牌桌的气氛都给点燃了。
特朗普手里明明有一手不错的牌,却发现对手根本不按套路出牌,只能硬着头皮跟注,心里却慌得一批。
而咱们呢?
气定神闲地看着他俩表演,手里的底牌,还没亮呢。
这盘棋下到这儿,已经不是单纯的军事或经济较量了,这是战略节奏和战略耐心的比拼。
谁慢一步,可能就步步都慢了。
特朗普这次火急火燎地派人来,就是因为他闻到了那股糊味儿,再不来,自家厨房可真要着火了。
配资首选门户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